2025年8月11日下午,淮安民建一院支部组织专家走进淮阴区北桥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开展“骨质疏松防治”专题科普讲座及骨密度筛查活动。本次活动由免疫风湿科副主任医师李永胜博士主讲,吸引了100余名居民参与,现场氛围热烈,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赞扬。 
讲座伊始,李永胜以“骨质疏松离我们有多远?”为切入点,结合临床案例,详细讲解了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与危害。他说,骨质疏松被称为“沉默的疾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驼背等表现,严重时会发生脆性骨折(如髋部、椎体、腕部骨折)。“我们社区有位阿姨,去年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髋部骨折,现在只能坐轮椅,就是因为骨质疏松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李主任的话让现场居民深受触动,不少人拿出手机记录重点。 随后,李永胜重点解析了“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及发生率的评估。他强调,“三高”患者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可能导致钙流失;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影响骨细胞代谢,导致骨量丢失;高血脂患者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进而影响钙的利用。李主任还向居民们展示了一些临床数据:高血压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20%,糖尿病患者高30%,高血脂患者高15%。 在预防措施环节,李永胜给出了“接地气”的建议: 1、饮食: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每天300ml牛奶、100g豆腐、每周2次深海鱼(如三文鱼)、少量坚果(如杏仁); 2、运动:坚持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和抗阻运动(如举哑铃、弹力带训练),每周至少150分钟; 3、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用咖啡(每天不超过2杯)和浓茶(每天不超过1杯),避免久坐不动。 “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年轻时开始,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丢失加快,更要注意。”李主任提醒道。 讲座结束后,为现场居民进行了免费骨密度筛查。瞬时间,骨密度筛查服务排起了长队,20余名居民检测出骨量减少并获个性化干预方案。在筛查过程中发现一位65岁陈阿姨评估结果显示高风险,当即预约了进一步诊疗。“我以前都不知道自己骨头有问题,今天听了讲座才明白,以后要注意饮食和运动了。”张阿姨说。“在家门口就能做骨密度检查,还能得到专家的建议,太方便了。”王大爷笑着说。 这场公益科普让100余名居民收获“硬骨头”秘籍,彰显民建淮安一院支部“健康淮安”的担当!居民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很实用,给予广泛好评,“李主任讲得很清楚,我以前都不知道三高会影响骨头,以后要注意了。”王大爷感慨道:“原来糖尿病和骨质疏松是‘兄弟病’,今天专家讲的都是救命知识!”张阿姨也赞称:“原来补钙不能只喝骨头汤,这次真是学到新知识了!”大家也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种科普讲座。 民建淮安一院支部表示,今后将继续开展“专家进社区”活动,把更多健康知识和医疗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北桥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潘红梅也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三甲医院的专家,了解健康知识,希望以后能多开展。”此次惠民活动真正实现了“知识落地、健康到家”。(周雪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