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支部与民进省直文化支部共赴镇江无锡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参观调研

>发布时间:2024-10-08  字体:【 】  【 关闭


日,淮河支部联合民进省直文化支部,组织了一场关于镇江和无锡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参观调研。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两地文化遗产的现状,探讨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措施,进一步推动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调研组成员不仅包括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有对文化遗产保护充满热情的社会各界人士,其中原江苏省文化厅厅长季根章及其夫人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

镇江:探寻醋文化与历史遗迹

调研组首先来到了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作为国内首个专业性主题醋文化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由恒顺集团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博物馆分为醋史馆、老作坊、陈列馆三大主体展馆和一个体验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展示了醋文化的历史、制作工艺及其文化价值。

       

随后,调研组参观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江英国领事馆,现为镇江博物馆。该馆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1890年竣工,1962年改为镇江博物馆。2002年12月31日,镇江博物馆新展厅新建工程启动,2004年正式对外开放。现镇江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包括梦溪园沈括纪念室、赛珍珠故居、陆小波故居等,是镇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无锡:感受乡村文化的璀璨明珠

调研组随后前往无锡,考察了“华夏科教文化第一村”——天上村前。这个拥有600年历史的文化名村,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因其崇文重教的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历史价值而闻名。村内现有21处文保单位,包括百年钟楼、百年积谷仓、胡氏蒙学堂等,被誉为“乡村建筑露天博物馆”。这里走出了一批杰出的教育家、科学家和学者,包括中国第一座乡村图书馆、第一座乡村公园、第一个晴雨操场、第一个哈佛大学数学博士以及中国物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等,因此被称为“中国近现代乡村教育的摇篮。

调研组参观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玉祁双套酒的生产基地。玉祁双套酒始酿于清嘉庆年间,首创复式酿酒法,即用陈年黄酒代替醅水,不加生水,不加酒药,以酒酿酒,故称“双套”。选用太湖地区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大酵法”工艺流程,需经三十余道工序,入坛露天存放发酵60天,再经压榨煎酒后入库储存三年以上。玉祁街道隶属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总面积36.31平方千米,人口7.36万,原为古芙蓉湖中的高地,如湖中之玉,因而得名。锡剧和龙舞是其特色,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增进了参与者对镇江和无锡文化遗产的认识与理解,也为未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到了地方政府和社区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淮河支部 周友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