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一年多前,或者甚至是更早一点的某一天,我拿到了蒋廷朝的厚厚一叠书稿,是一部长篇小说,当时的题目是不是就叫《从》?说实在的,现在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在我的记忆深处,似乎觉得一开始这部作品还有另一个名字的,也许是我的记忆错误,也许是我的内心的某种情愫所至。总之,今天在我手里的这部作品就是当年的那部作品,这是蒋廷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后来在《雨花》增刊上发表了,现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即将要出版这部作品。
还是回到当初。
虽然今天回想起来,我似乎对这部小说当时的题目存有疑义,但是对这部小说的内容,我却印象非常深。
由于工作和其他一些原因,我在一年中会看到许多的稿子,有许多人是从未谋面、以后也不一定会碰见的,只是通过作品进行着精神的交流,有的名字,也许在不久之后,就会淡忘,一个人,是不可能记住很多很多的。在我看到蒋廷朝的这部长篇小说之前,我并不认识他,但是读了他的小说,我记住了他,不仅记住了,还记得十分牢固。
因为《从》。
我在大量的阅读中,经常会读到方方面面都很用心,也很圆满的小说,中规中矩的小说,甚至找不出什么显明瑕疵的小说,但是这样的小说往往提不起人的兴趣,无论是在小说的森林中,还是在作者的个人的小说园地里,它们没有新意,路径依赖,似曾相识。
阅读《从》的过程,却让我十分兴奋,甚至脑洞大开,蒋廷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
这是一部有着特异气质、有着特殊文学品味的小说,将本来很可能是一部普通的少年成长史写得别开生面,引人入胜,尤其在文体上,作了十分可贵的努力和建树,使得这部小说在同题材作品中别具一格,更为读者打开了一个超越正常经验的异度空间。
小说中活着的死人、摄心术、神秘的T师爷,等等等等,都是我们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较少遇见的。当然,更重要的还不是这部小说的文体和形式,它的内在的厚度和力量,是能够让人震撼的,隐在深处的疼痛感,埋在字里的忧伤和思虑,还有提供给读者的难能可贵的智性含量。
所以,在读过这部小说的近两年后,重新再读的时候,依然有新鲜感,依然激动、兴奋,依然有刺激。
回头我再想到作者。
后来我才知道了一个奇怪的相背的现象:那就是关于读书,蒋廷朝读的书并不多——指的是在校读书,他只读到中专;但同时,蒋廷朝读的书又非常之多——指的是他的阅读生涯,简直多到不象一个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的年轻人,他用了整整十六年时间,读了几千本书。
一个全新的与众不同的蒋廷朝就这样出现了。
其实,蒋廷朝写作的起步并不晚,早在1998年,他就在《雨花》发表过几个中篇小说,我没有机会读到他的那个时期的中篇小说,但是我知道,这对于一个初学写作者来说,起步并不低,似乎应该一鼓作气,一路奔跑向前,继续写,继续发表,直至写得更多更多。
恐怕许多人,许多写作者,都是这样的写作经历和人生经历。
但是蒋廷朝 站在这个不低的起点上,并没有沿着这条路继续前进,他停了下来,不再前行,他停止了写作,甚至还停止了工作,开始了阅读,极其广泛的大量大量的阅读,用他自己的话说,"感觉自己实在太贫乏、太狭窄,遂放弃工作、放弃写作,开始广泛的阅读、学习,这一读就是十六年"。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放下笔,拿起书,哲学、心理学、文学……
停止写作,他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这是另一种前行。
一直到2015年,他重新开始写作,写出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从》。
这就让我们比较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蒋廷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具备了现代小说的特质,具备了自己的独特的位置。
蒋廷朝的第二部长篇也已经在《钟山》上发表了,他的第三部长篇正在创作中,相信他的写作之路会越走越宽广,但我还是想回到《从》。
因为正是自《从》开始,一个有特质的作家挟带着他的有特质的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了。(范小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