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一个魂牵梦萦之地。小时候看电影《南征北战》让我心潮激荡,目不转睛。前几年《红日》电视连续剧又让我重温旧梦,心绪万千。孟良崮,你是一块怎样的英雄之地? 1947年5月,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在面临被敌人重兵反包围的危险下在孟良崮分割包围歼灭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不仅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也在心理上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军队,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人民解放军的士气。这个战役是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点,意义十分重大。 带着对英雄之地的景仰,我们同事一行五人利用国庆假期来到了这快让人热血沸腾的地方,寻觅当年的英雄踪迹。 中午12点半出发,下午五点半我们来到了孟良崮下的垛庄镇。这个红色小镇现在是一座现代化的小镇,想当年这里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庄,正是华野六纵星夜兼程急行军两百公里,抢先占领了垛庄。堵住了整编七十四师的退路,才确保了全歼七十四师的辉煌战果。如今的小镇,楼宇林立,街道整洁,人们生活和平宁静,很难想象当年两军厮杀,血流成河的壮烈。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我们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时候,这里揭示了答案,在纪念馆的后面有着一大片的无名烈士墓,还有在雕塑群像里,军爱民民拥军的雕像无言的告诉我们:烈士们的鲜血和生命以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换来了祖国的新生,换来了和平,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踏上孟良崮,这座山并不算高,也不算大,海拔只有500多米,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走在山间小道,脚步不仅局促起来,不是道路难走,现在作为红色景区,道路台阶已修得相当严整,只是想象当年敌我双方拉锯鏖战,满山碟血的惨烈,由不得脚下的每一步顿生沉重之感。是啊,走在这里。我们的每一步都要恭敬,容不得任何的亵渎。 苍松掩映,翠柏摇曳,也许正是当年英雄身姿的写照吧。沿着蜿蜒的山道拾级上下,我们看到了山崖边的战地指挥所、炮兵阵地、战地救护所,直至来到了七十四师指挥所,这里有张灵甫师长的一生简介,曾经的抗日名将,却因为愚忠蒋家王朝,与人民为敌,最终走上了灭亡之路,甚为可惜! 翻过山脊,不远处有一座雄伟的纪念碑傲立崮顶!三把刺刀式的建筑直刺天穹。缓步而上,路边松柏翠立,偶见小松鼠在树间戏耍。树下落满小小的果实,向当地人打听,原来是橡子,大概是松鼠的食物,想一想,这些小松鼠的祖辈当年也受过枪炮的惊骇吧,它们现在也享受到和平年代过上快乐的生活了。 步至中途,我们来到了击毙张灵甫之处。这是一个极其狭小低矮的山洞,没想到张灵甫最后死在了这个局促的藏身之地,也是一代名将的悲哀吧。 来到纪念碑前,碑上有陈老总和粟老总的题文。陈老总是个诗人,战前作词一首,预言“蒋军必败”,果而言中。粟老总题写“英雄孟良崮”。两位老总的字都苍劲有力,字里似乎显出了他们的坚强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景仰之余,我们在想,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所以如此强大,是根植于人民的缘故吧。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一定会使中国永葆活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下山途中,我们遇见一位南京口音的90多岁的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坐着滑竿,向纪念碑进发。我想这位老人也许是一个老兵,亲自参加过孟良崮战役,也许是他的家人参加过孟良崮战役,他一定有对孟良崮难解的崇敬英雄的情结,拜谒孟良崮,也许是他的一大心愿吧。 英雄孟良崮!让我永远难忘!(周友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