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的4月30日,中共中央为纪念“五一”劳动节发布了“五一口号”,并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为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先辈们积极相应号召,从此掀开了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壮丽篇章。 75年来民建秉承着“五一口号”的精神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优势,为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之际,重温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丰富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多年来,民建淮安市淮阴区一支部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扎实做好“思源工程”“同心工程”等民建品牌工作,大力开展捐资助学、助老济困等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持续开展系列“思源”公益行动,发动会员积极奉献,共计为1000余名学生送去书包、书籍以及学习用品,为百余个困难家庭送去价值二十万余元的生活物资和慰问金。活动让困境老人、孩子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来自政府、民建及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进一步带动了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关爱困境老人、儿童,营造了尊老爱幼的社会良好新风尚。 75年来,民建做共产党的挚友、诤友。建国之初,民建发挥与经济界密切联系的特点和优势,在新中国建设中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民建会员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政府制定有关政策,高度体现了参政党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今天我们接过先辈们交给我们的接力棒,继续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不断提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水平,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参考。切实助推民主监督,建诤言、献良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3年以来,民建淮安市淮阴区一支部围绕经济、生态、民生、教育、食品药品安全等热点问题开展调研,积极撰写提案、社情民意。在市、区政协历次会议上,共提交提案15件、大会发言5篇。提交社情民意信息50余篇,其中20余篇省市民建采用。 75年来,肝胆相照的诤友情谊进一步弘扬和发展,民建会员们的爱国情怀也更加突显,为民族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默默奉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民建在参政党建设实践中,既要继承弘扬历史优良传统,又要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民建要继承和发扬民建先辈们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坚持自我教育,努力把民建建设成为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今天我们重温“五一口号”,要把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光荣传统传承下去,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使先辈们的坚定政治信念和爱国精神能够薪火相传;今天我们重温“五一口号”,要在新的历史机遇与时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今天我们重温“五一口号”,不断谱写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新篇章,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不忘来时路,奋斗新征程,新时代,让“五一口号”继续响彻在中华大地! (民建会员,淮阴区政协委员、区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督和法规科一级科员孙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