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 山 纪 行

>发布时间:2022-11-18  字体:【 】  【 关闭



今年七月份,民建盱眙支部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在民建淮安市委张玉琴副主委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十几人踏上了湘乡大地,去神往已久的韶山。

出发的前几天,我已经心潮澎湃,激动难安。毛主席是我们崇拜已久的伟人,韶山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地,我们今天总算有幸来到这个闪耀着漫天红色光芒的所在,一慰多年的夙愿。

坐在飞往长沙黄花机场的飞机上,我的思绪像云海一般,不断翻腾:小时候的“毛主席万岁”、“我爱北京天安门”的读书声言犹在耳。毛主席的一生伟绩也深铭内心,参加党的一大,领导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五次反围剿,万里长征,遵义会议,北上抗日,八年抗战,重庆谈判,三年伟大的解放战争,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卫星上天,原子弹氢弹爆炸等等,哪一件不是功勋盖世,光照千秋!

他撰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著作以及 “以农村包围城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等等著名论断散发出的深邃的思想光芒将永远照耀中国大地,成为中国人民的永远的宝贵精神财富。

他在斗争中创作的诗词也是惊天地泣鬼神成为绝唱无出其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尽了一个伟大的革命者的豪情壮志,仅此一首,就足以傲视古今中外的任何诗人。

他的书法,笔走龙蛇,刚健飘逸,试问天下谁能敌?

还记得1976年毛主席去世时的情景,九州悲怆,天地呜咽,全国人民都感到天塌了,地陷了,男女老少,包括我们十来岁的孩子,都泪眼婆娑。

今天我们来了,我们代表着400多万周总理家乡的淮安人民,来到毛主席的家乡表达我们的崇敬和追思。

韶山,这是一块圣洁的英雄的土地。这里层峦叠嶂,山清水秀,茂林修竹,地灵人杰。毛主席铜像广场就坐落在韶峰之下,远远望去,毛主席伟岸的身姿映入了我们的眼帘。他眺望远方的深邃目光,也许在回顾着激情燃烧的血与火的战斗岁月,也许在思考着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命运未来,也许他在欣慰着:如今的大中国繁荣富强,正在走向伟大的复兴┈┈

我们一行人缓步走上台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列队向毛主席敬献花篮。我们鞠躬,我们致敬,我们感恩。毛主席,是您使我们中国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们默念着,您是中华民族的大救星,您是人民的大救星,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丰碑。

终于来到心念神往的毛主席故居了,多少次只能在照片上见到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那简朴的房屋,门前的水塘,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旁边正是稻浪滚滚,禁不住想起了毛主席《回韶山》一诗中的一联“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儿人头攒动,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毛主席的故居,男女老少,各种乡音,各种装扮,甚至有不少上了年纪的七八十岁老人也迈着蹒跚的脚步来到这里,在武警战士的指挥下,人们有序的沿着故居通道静静地参观,没有人大声喧哗,都神情庄重虔诚。我在想,为什么这么多年,这么多人都希望来这样一个小山冲,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答案应该就是,毛主席心中永远装着人民,他用他那绝顶的智慧为中华民族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所以人民永远敬仰他,怀念他。

走进毛主席的故居,我们也颇惊讶,在韶山的小山冲里,毛主席的家道还是比较殷实的,房子共有13间瓦房,家里的厨房、卧室、牛房等等都有专用的房间,在那个落后的时代,偏僻的小山村里能有这样的生活条件应该是相当不错的,一般人应该也是比较满足了,但是毛主席却有他的远大理想,他胸怀天下,放眼苍穹,小小的韶山冲拴不住他年轻的骚动不安的内心,他走出小山冲,让整个世界认识了毛泽东,崇拜毛泽东,此乃华夏之幸,世界之幸!

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毛主席故居,来到门前的小水塘边。水塘虽然不大,却清澈见底,主席在世时清廉俭朴,我想这个小水塘就是他廉政的真实写照吧,也许小水塘也一直在默思着自己的故人。听介绍说主席小时候常在这个小水塘中游泳,我们也忍不住掬一捧水,感受一下他它的清明。

就要离开这方神圣之地了,我们排好队,留下了珍贵的合影,再到魂牵梦绕时,这张照片将给我们带来深情的回忆。

回途经过长沙,我们又来到了橘子洲头,眺望着毛主席年轻时英姿勃发的雕像,我们的内心再次跳跃出毛主席大气磅礴的诗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坐在回程的飞机上,望着舷窗外蔚蓝的天空中飘过的朵朵祥云,我们心绪久久难以平静:“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再见了,伟大的湖南!

再见了,圣洁的韶山!(周友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