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工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民建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民建中央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以及民建江苏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开展"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年"的要求,制定意见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基层组织是实现会的政治任务的基础,是提高会的自身建设水平、组织程度和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沟通组织与会员、密切联系群众、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重要平台。只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活动质量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提高会员素质,才能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履职能力,打造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参政党基层组织。
二、改革创新,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从淮安实际出发,根据会员人才结构、年龄结构和会的任务对基层组织进行合理设置和动态调整,逐步打破区域、行业、职业、单位的界限;加强基层组织之间的结对互动,搭建多元的联动平台,加快实现优势资源的会内流动;积极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提高广大会员的积极性。
政治学习规范化。基层组织要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基层组织活动的必修课,并形成制度化。通过对会章、会史、多党合作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和时事政治的学习,加强会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会员自觉增强政治意识、政党意识、使命意识、参政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按照参政党的要求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切实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
参政议政常态化。基层组织要鼓励广大会员对国家大政方针和本地区重要事务及群众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反映社情民意,实现参政议政工作常态化。同时加强对会员参政议政知识方面的培训,培养参政议政后备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
社会服务品牌化。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延伸,也是基层组织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基层组织要根据自身情况,注意调动和发挥会内企业家、专家学者和会员的优势,积极探索、创立有自己特色的社会服务工作品牌。
基础工作信息化。基层组织要进一步落实好结对交流制度,扩大对外交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与做法。注重发挥新媒体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方式,通过推广"江苏民建e家"、淮安民建公众号、支部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联络机制等措施,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加强互联互通,切实增强会员的归属感。
营造民建"家"文化。基层组织要以创建"会员之家"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组织活动凝聚人,以班子成员个人魅力感召人,以关心会员温暖人,以责任意识帮扶人,积极关心会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主动为老同志和有困难的会员排忧解难,积极联络不经常参加组织生活的会员,形成良好和谐的"家"文化氛围。
三、建章立制,推进基层组织的规范化管理
基层组织要主动与所在地区或单位的中共党组织密切联系,积极争取中共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在开展活动、推荐人才、培养骨干和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及时与中共有关部门沟通信息、通报情况、征求意见,获取支持和帮助。
加强基层组织班子建设。基层组织班子在工作中要团结合作,紧密配合,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发挥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和作用。建立分工联系会员的制度,加强与会员的沟通联系,经常倾听会员意见建议。注意保护和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建立主委年度述职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发扬会内民主,增强支部班子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会员参与基层组织建设的积极性。
推进基层组织制度化建设。要从促进工作开展的需要出发,抓好基层组织工作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基层组织要围绕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和上级组织的工作要求,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建立健全班子成员岗位责任制、委员联系会员制、社情民意信息制度,以及活动考勤、会费收缴、财务开支公开、文书归档、基层组织手册填报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并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推进民建基层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健全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要在现有考核评比制度基础上,围绕基层组织负责人履职情况,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活动情况,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情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鼓励基层组织通过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定期活动与不定期活动相结合、会议活动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等方式,规范和活跃基层组织活动;在基层组织中开展会员积分制评价的试点,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进行推广运用;发挥会内监督作用,注重在制度约束力和执行力上下功夫;组织开展创建"示范支部"、"优秀支部"、"先进支部"活动,作为评先和推荐省级"特色支部"、"星级支部"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领导,保障基层组织建设取得实效
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民建市委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进行一次基层组织工作的专题研究,明确任务,统一部署,并进行督促检查;加强对基层组织的分类管理和具体指导,每季度召开一次基层组织负责人会议,传达学习上级组织的有关精神,为基层组织活动提供信息和资料;按照基层组织年度考核成绩,每年开展一次先进基层组织、先进会务工作者评选,总结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转化为制度规定;适时召开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交流经验、推进工作;有计划地举办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并推荐优秀基层组织负责人、骨干会员参加民建中央和民建江苏省委举办的各类培训。
实行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基层委员会、总支的地位,突出基层委员会、总支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实行市委会、基层委员会(总支)、支部三级管理制度。基层委员会、总支在基层支部委员任免、会友考察鉴定、会员分配、对外结对交流等方面享有自主权;在内设机构设置、基层支部的设立、合并、撤销,以及支部主副委任免、先进会务工作者、优秀会员表彰等方面享有建议权。
加强与基层组织联系。实行市委领导班子分工联系基层组织制度,市委主委、副主委,除参加本基层组织活动外,每人至少要联系一个基层组织,每年参加该基层组织活动不少于两次。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每年要到基层调研,帮助基层组织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并向上级地方组织报告基层工作情况。机关干部要经常深入各自联系的基层组织,起到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基层加强横向联系,丰富活动、交流经验、共促发展。
加强基层班子和骨干会员队伍建设。对基层组织负责人的选拔,着重考虑政治坚定、作风正派、热心会务、乐于奉献、有群众基础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人选,同时又注意搭配注重团结、协力合作的班子成员,并严格按民主程序选举产生。同时,加强对基层班子成员的培训,有计划地分期举办培训班,提升基层组织班子领导能力,建设团结、务实、高效的基层班子。以支部为基地锻炼和培养干部,通过支部活动,发现、培养和锻炼一批骨干力量,为会的发展储备人才。积极向中共各级党组织推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部门领导职务和各类特邀(约)职务人选。在选拔会的干部时,注意从会员骨干中产生。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创先争优,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基层组织进行表彰,通过会内宣传媒体及网站等对这些优秀基层组织和好的做法进行宣传,提升基层组织活动的质量和成效。加强会务理论研究,探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要做好保障服务。重视研究和帮助解决基层组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尽可能在活动场所、调研保障、会务经费、交通工具等方面提供帮助,同时要积极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争取支持;加强与中共基层党委、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调,为基层组织开展活动争取支持;帮助协调会员与所在单位的关系,并在疏通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渠道等方面给予具体帮助;大力开展"会员之家"建设,为基层组织活动提供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