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领略建设运河文化带成就

>发布时间:2017-12-18  字体:【 】  【 关闭

         为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保护历史遗存,大力挖掘人文底蕴,培育淮安新时代发展新优势,129日下午,淮安民建宣传委、青委会、妇委会、清江浦区基层委员会、淮安区基层委员会部分会员,考察调研了大运河文化带(淮安区段)河下古镇景区建设新成果,为围绕运河文化带建设,积极参政履职尽能做准备。

2014,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人工运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大运河文化特点归结"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大运河淮安段是全线历史最早、延续最久、变迁最复杂的河段,是古今运河最重要的枢纽,至今发挥着重要的航运、水利、生态、文化和经济功能。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淮安段,是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省委十分重视大运河的保护。近年来,淮安市按照中央、省委要求,持续发力、聚焦打造淮安"运河之都"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质,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遗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如今的大运河已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整合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今年两会后的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决定:将《建设大运河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提案列为副主席带队督办调研的14件重点提案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随后,又作出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批示。时任省委李强书记来淮调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时指出:"努力把大运河江苏段建设成为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使之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区和示范段"。近期江苏省委娄勤俭书记也亲临淮安视察运河文化长廊建设,并对淮安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里运河文化产业带建设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注重文化传承,丰富表现形式,讲好运河故事,让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淮安将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规划要求基础上,紧扣"中国漕运文化核心展示区、江淮生态文旅经典体验区、运河保护开发综合示范区"定位,持续精心规划设计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蓝图,努力在全国全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提供淮安经验、打造淮安样板。

里运河文化长廊淮安段总体区段分为"起、承、转、和"四大篇章序列,分别重点打造清江浦景区、漕运城景区、山阳湖景区和河下古镇景区。

会员一行先来到位于大运河沿岸邗沟入淮处的千年古镇河下,此处有著名的享誉中外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故居及新近建成的沈坤状元府。吴承恩故居占地9876平方米,建筑面积1842平方米,由吴承恩故居、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美猴王世家艺术馆、悟园四部分组成。辅以回环曲幽的抱廊、假山、亭轩舫桥及竹木花卉,是一组体现明代风格的清雅秀丽,古色古香的园林式建筑群。故居呈列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见证了吴承恩的生平及创作《西游记》的过程。著名的"美猴王"扮演者"六小龄童"—章金莱先生也捐献了珍藏多年的83版西游记拍摄相关史料道具,不仅丰富了馆藏,使参观者了解了《西游记》拍摄过程中的艰辛,更对相关艺术创作历史依据有了直观的认识。

河下古镇状元辈出,群星璀璨,人文底蕴及其深厚,历史上共产生状元2人,进士67人,举人123人。沈坤状元府是淮安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沈坤的故居。沈坤35岁中进士,在他19年的为官生涯中,最大的业绩是抗倭。淮安地处黄海之滨,又是漕运咽喉,常遭倭寇骚扰。沈坤母故回乡丁忧期间,挺身而出,变卖家产,召募乡兵千余人,发明"狼筅"杀敌,亲自操练"鸳鸯阵法",为平定北方倭寇作出了巨大贡献,百姓史称"状元兵"。会员们还参观了刚建成的河下萧湖景区和状元阁。河下古镇景区主要结合河下古镇、萧湖、吴承恩故居、沈坤状元府、状元阁等遗存,通过对城河街、文博城、萧湖、盐文化养生主题园的打造,凸显运河古镇的浓郁风情。

淮安为明清时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粮转运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盐榷税务中心。淮安拥有多项"运河之最":世界上最大的河坝、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中国大运河最古老的航道、中国大运河仅存的保存完好的古闸等等。淮安有世界遗产区2处、遗产河道1段、遗产点5处。

清江浦景区是具有运河文化特征和地方文化气息的博物馆群。"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石碑昭示着昔日的繁荣,清江大闸、陈潘二公祠、吴公祠、斗姥宫、御码头、国师塔等运河文化遗存给运河之都平添了庄重和传奇色彩,清江浦记忆馆、戏曲馆、名人馆、清江浦楼彰显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无穷魅力。漕运城景区突出传承漕运文化,以最运河、最淮安、最市井为构建原则,规划以明清建筑风格,打造 "漕船盛景、漕御盛世、漕粮盛宴"三大文化主题板块。山阳湖景区重点打造山阳湖运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规划建设板闸遗址公园、榷关遗址公园、淮关文创园、水文化主题科技馆等。

在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方面,里运河文化长廊围绕"理水、营城、聚人、兴文"四大策略展开规划。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通过提炼淮安运河文化与名城文化的精髓,将漕运文化、古城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名人文化等通过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主题游乐等方式来促进传承再现与活力创新。在文化遗存保护方面,着重于历史遗存的修复恢复,把散落在里运河沿线的御码头、古清真寺、三元宫、榷关遗址、河下古镇、韩侯钓台等文化遗存有机串联起来,整体发挥文化遗存的价值。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深埋地下的古板闸后,及时收回土地,规划建设板闸遗址展示馆。整治御码头环境景观、整合清真寺、赛珍珠故居、福音堂,改造斗姆宫、陈潘二公祠、吴公祠和清江浦楼,恢复越河老街名称,复建慈云寺国师塔,塑造运河岸边的新地标,在该区域形成体现五教汇聚特色的文化景区。

淮安按照"政府主导、各方联动、市场运作"原则,对运河建设的运作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通过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河文化长廊建设,多渠道筹措保护开发资金。实施成熟一段、开发一段、滚动发展战略。经过三年来的规划建设,目前,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已基本建成开放,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A级景区,跻身2016江苏省十大新景区、2017最美中国景区。中国漕运城景区、山阳湖景区建设全面启动,河下古镇景区已初见成效。中国漕运城项目入选全国优秀旅游项目、江苏省PPP示范项目。

天下运河看淮安,世界遗产塑经典。当前,大运河文化带、江淮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在淮安市域叠加,为淮安实现特色崛起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撑。"十三五"时期,淮安人民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秉承生态优先、绿色惠民、文化为魂的理念,围绕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打造世界运河文化经典交流空间目标,强化景观环境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和商业氛围营造,着力展现淮安水城特色,延续淮安文脉,培养新的增长点,将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与淮安"十三五"规划、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以及打造城市增长极有机结合起来,同沿运河城镇轴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争取在2019年连淮扬镇高铁开通之时,里运河文化长廊的"起、承、转、和"四大片区核心项目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其它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到"十三五"末,将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建成大运河沿线知名品牌和大运河文化带典范工程,努力创成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把淮安打造成长三角地区具有震撼力、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