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淮安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淮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先后于1月13日、1月14日隆重召开。淮安民建会员中共有10名人大代表、42名政协委员参加会议,4名会员代表列席会议。期间,代表、委员们严格遵守会议纪律,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在两会上建言资政,认真履职,充分展示了民建会员风采。 

委员们围绕中共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在开幕式上的讲话、政协淮安市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聚力攻坚重特大项目,更好构建产业集聚新高地,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大代表张义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又是一名企业家,他将认真当好淮安的宣传员、联络员、招商员,在办好自身企业的同时,充分发挥人脉、商脉、信息等优势,积极牵线搭桥铺路,把更多好项目、好企业、好模式引到淮安来,为推动淮安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民建淮安市委会副主委张玉琴代表民建淮安市委员会作题为《强化物流特色赋能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发言。中共江苏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支持淮安利用综合交通优势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对淮安大力培育特色物流,加快建设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枢纽型经济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近年来,我市围绕枢纽经济的特色物流建设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短板:一是组织效能不足,服务水平不高。二是数智技术应用不足,智慧物流发展滞后。三是与产业发展融合不足,供应链协同性较弱。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缺乏有效联动机制和扶持引导;与我市的“7+3”现代产业体系相衔接的特色物流发展较弱,物流产业链、创新链、增值链空间有待拓展。为此建议:一是以强化组织效能为前提,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二是以发展智慧物流为引领,推动服务模式创新。三是以促进区域经济为根本,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委员马荣就打造市县联动产业场景,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出建议。 




委员杨晓竹、李丹青、邹勇、毛爱华等分别接受了淮安电视台的采访,他们紧扣淮安高质量发展,饱含为民情怀,站位高、选题准、调研深、内容实,充分展现了民建会员履职尽责的担当。(陈倩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