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的伟人故里芳华犹浓,鲜花盛放。5月18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淮安市委宣传部主办,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淮安市文物局),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周恩来纪念馆承办的“5.18世界博物馆日”江苏省苏北分会场活动在周恩来纪念馆隆重举行。周恩来侄女周秉宜,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秘书长李森,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许长坡等领导参加活动并讲话。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周恩来纪念馆馆长刘震生主持活动。淮安市民建会员,著名篆刻家张天龙先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张天龙学生张媛女士现场向周恩来纪念馆捐赠《周恩来金石印像》刻石肖像印作品一幅,周恩来纪念馆副馆长施春生接受捐赠作品并现场向张天龙先生颁发周恩来纪念馆捐赠证书。《周恩来金石印像》刻石肖像印作品得到了周秉宜女士的认可和赞赏。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桃花垠,1986年由中宣部批准兴建,1992年对外开放,邓小平题写馆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整个馆区由一组纪念性建筑、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组成。馆区总面积40万平米,其中百分之七十为水面。在纪念馆南北800米长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瞻台、主馆、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广场和仿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周恩来纪念馆主馆高26米,为外四方内八角建筑。主馆分为三层,分别为影视厅、瞻仰大厅和观景平台。改扩建的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内设四个展厅,按年代和专题分别展出周恩来在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的图片和相关文献、手稿、文物。整个馆区是国家级AAAAA景区。 
张天龙先生和张媛女士怀着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创作了八枚周总理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的刻石肖像印,择精品集中在中国传统书画中堂之中,诗堂篆书“人民公仆”,以像叙史,以像论史,以像证史,再现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形象,人民公仆的音容笑貌。激励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向周恩来纪念馆捐赠作品体现了一个民建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凸显了刻石肖像印篆刻家优秀的高尙品德,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好,很有象征意义”的实际行动。 
庄子云:“技进乎道,技乃道之基础,道是技之升华,无技即无道也。”张天龙对刻石肖像印的热爱是真诚的,他潜心钻研刻石肖像印技艺,为继承和发扬张氏刻石肖像印呕心沥血四十多年,使一块块冰冷的石头有了温度、有了人像、有了故事,具有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书画专业媒体评论道:“张天龙先生数十年钟情于刻石肖像印,闭门研修,运刀如笔,择百余历史名流神貌微缩方寸之地,使一块块没有生命的石头成为永恒。品读天龙先生肖像印,中外名人,伟岸大像,意像契刻,别具新意,气势情趣,形神兼备,姿态神情,风格出众。”“张天龙先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肖像印贡献者之一。”张天龙刻石肖像印技艺是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淮安市电视台拍摄《方寸大象》电视纪录片,多次在江苏卫视「国际频道」播出。 
我们坚信张天龙先生专业的禀赋和才能,定能为淮安市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更多、更好、更精的刻石肖像作品,也会对中国刻石肖像印做出更大贡献。 (机关四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