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人民政府文件,淮政发[2022]20号,市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文广旅游局确定的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已经市政府九届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抄送:市委各部委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淮安军分区。淮安市民建会员,著名篆刻家,我市刻石(篆刻)肖像印名家,清江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石肖像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天龙先生“刻石肖像印”被确定为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序号211,编号HA Ⅶ-29。 刻石肖像印技艺,是我国一种独特民间手工传统技艺,在寿山石、青田石等石头上通过绘画等艺术手段,用刀刻凿人物肖像,再现历史名人的外貌形象,精神气质。通过钤印使古今人物形象在物质载体上再现出来。 早在唐代就有摩崖石刻,如乐山大佛和龙门石窟(四大石窟),到了清代赵之谦、陆心源开创刻石人物先河,弘一法师、来楚生、张寒月、赵古泥等篆刻家和文人墨客在我国“四大名石”上用毛笔绘像钢刀刻像,他们在石头上创作佛像、仙人等肖像印,民国盛行,继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以刻制历史人物肖像的传统美术技艺——刻石肖像印。 刻石肖像印第四代传承人张天龙,继承前辈技艺,以家族传承的方式发展,通过造像、渡石、分朱布白、用刀刻石、精修肖像、钤印肖像、设计边款书体、书写名款、篆刻、拓印边款,设计印屏形式、粘贴印花边款、书写印屏名称、精心装裱等28道纯手工流程完成刻石肖像印。 张天龙会员40多年来继承传统美术,坚持研究刻石(篆刻)肖像印,在全国百家报刊发表《新中国元勋金石印像》、《华夏圣贤造像》、《历代名人印造像》、《周公恩来金石印像》、《淮安历史名人刻石印像》、《清江浦名人名景图像》等系列作品。众多作品被国省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博部门单位收藏,同时也得到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赞赏。(机关四支部)
|